前進馬紹爾 資訊志工啟動e世界

2007.11.16 【聯合報╱記者薛荷玉/台北報導】

我國政府今年才送了200台電腦給友邦馬紹爾群島,但當地電壓不穩,電源器常不到半年就掛了,卻找不到會修電腦的人;今年才從立德管理學院畢業的鄭瑞明,在國合會安排下,前往馬紹爾擔任資訊志工,不只政府高官找他修電腦,就連當地電腦器材行也拜託他留下來工作。

台灣的資訊教育普及,連最偏遠的東引、拉拉山上,都有資訊義工;教育部長杜正勝昨天把台灣的資訊志工制度,介紹給前來參加「資訊融入教育國際合作研討會」的史瓦濟蘭、帛琉等各國教育部次長及官員,希望這項寶貴的台灣經驗也能走出去,提供國際參考。

結束3個月的資訊志工服務,上周才返國的鄭瑞明說,除了台灣,馬紹爾也接到不少美、日等國捐助的電腦設備,但相關的軟體、維修卻十分欠缺,僅有少數有錢人能使用電話線撥接上網。

當地政府很高興台灣終於「送」了個會修電腦的人來,鄭瑞明在3個月期間,修遍外交部、漁業局等各機關的電腦,還為他們建立伺服器;就連馬紹爾外交部禮賓司司長也請他幫忙,「他那台電腦也是台灣送的,不到半年,顯示卡就壞了,修好不到一周,電源供應器又壞了。」鄭瑞明說。

台灣不只向海外輸出資訊志工,許多大專學生還上山下海,教偏遠地區的弱勢學童學會使用電腦。中原大學資管所的何思緯、鍾家賢、鄭怡婷,從大學就是同班同學,投入志工行列已有4年,曾到拉拉山教弱勢民眾上網賣水蜜桃,最遠還三度坐船赴東引,教東引國中小的學生使用電腦。

何思緯說,離島最缺的是師資,在他們去東引之前,只有一位替代役擔任東引國中小的電腦老師。

鄭怡婷跟同為志工的同學,往往要騎3個小時的機車,才能上到拉拉山教小朋友電腦,再遠的路程也沒難倒這群熱心的大專生,這比台灣的電腦普及還讓友邦教育官員印象深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