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難民日談志工服務(一)泰緬志工服務團 國際角落濟弱扶傾

2006.06.23 中央廣播電台 線上收聽
撰稿:王韋婷 編輯:黃啟霖 新聞引據:採訪

在世界各個角落,因為天災人禍而三餐不濟,或是生活水平不佳的難民,正等待外界伸出援手。台灣的非營利組織持續對國際難民付出關懷,甚至把志工服務的觸角向下扎根,鼓勵青年學子到海外進行志工服務,體驗不同的人生經驗。

◎民間組織、大學攜手合作 擴大海外難民援助

6月20日是世界難民日,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(TOPS)舉辦盛大的研討會,提醒國人,在國際上的許多角落,仍有很多人需要大家伸出援手。人道救援只有口號並不夠,在這些物質水平低下的地區,難民們需要各界投入人力、物力,協助他們縮短生活水平差距。

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企畫黃嘉惠表示,目前和平服務團主要是提供難民的小學教育和職能訓練,黃嘉惠說:『我們在早期在中南半島的難民營,從事的是難民的小學教育、災後地區兒童的教育工作,內容主要是教當地原住民的孩童學習泰文。台灣還有一個團體,就是中原大學的學生自己組成一個泰緬邊境的數位志工團,將資訊帶到泰緬邊境,讓當地的團體有數位資訊,來拓展他們的視野。』

◎結合課程與志工服務 難民援助向下扎根

中原大學資管系把志工服務和課程規劃結合,讓學生從做中學,同時也可以幫助需要幫助的人。目前大三、在中原大學資管系系學會擔任數位服務組組長的陳建翔同學表示,同學們是自願參加志工服務,在系上老師以及系學會的推動下,同學可以由志工服務中,學到實務經驗,有付出也有回饋,陳建翔說:『課程是必修的課程,譬如說我今天上大一,我可能一堂課是必修,就一定會體驗到某些東西,那當然在課程裡面也並不是強迫你做這樣的服務,他是自願性質,雖然你修這門課,但是你可以選擇我要一般的上課方式,或是做志工。我主要開始做志工服務室是在加入系學會跟大三之後,我當初也只是想說去看看,因為(志工服務)做很多實務的東西,我想去看看有沒有辦法學習到一些經驗,進去之後才發現,其實這塊領域,除了你自己可以學東西之外,也可以幫助別人,他是一個愛心回饋,我今天付出愛心,同時服務對象也是在教我們。』

◎海外志工初體驗 啟發新人生觀

志工服務有國內也有國外,大一、大二的同學因為所學不多,就先幫國內原住民,或是外島地區的學校進行教材數位化,或是網路行銷水果的服務,大三、大四的同學,透過像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這樣的管道,到海外協助當地難民縮短數位落差,「泰緬志工服務團」就是這樣的團體。今年大四,去年8月第一次出團到泰緬邊境做志工的張利安,因為想要更深入服務當地民眾,就和同學組成這樣的志工團,到泰緬邊境教導當地學童學習電腦,張利安說:『應該不是說加入,就是跟幾個同學一起組成,去年8月我們第一次過去到那邊(泰緬邊境),那時候是因為課程的關係,之後我們2月跟4月都有過去,我跟幾個同學是想做比較深耕的東西,就自己出來做。目前的工作內容是泰國鄉村學校的資訊教學,比較基礎的東西;那還有一個是幫(當地的)梅道診所弄了一個電腦教室,接下來要幫他們做一些資訊課程的規劃。』

◎學生貢獻專業 造福偏遠地區

中原大學資管系的做法,替非政府組織救援海外難民活動注入新的活水,中原大學資管系教授蔡義昌表示,學生投入志工服務,不僅可以學到實務經驗,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,蔡義昌說:『我們是把整個過程把他設計成以志工服務為核心的專業訓練,其實我們每個學生對我們來講都是志工,我們在一年級的時候透過必修課;資訊管理系的必修課,要求他們做的作業就是去服務當地桃竹苗地區的學校,三年級因為能力比較強,就協助去服務原住民或者是弱勢族群、或者非營利組織的一些電子商務、網站;到四年級,學生會成長,所以我們就找不一樣的舞台,所以一般到四年級是做整體社區營造,或者是到海外。越難的、越偏遠、越危險的地方當然我們(老師)會先去找,其實學生的原創力也很好,以一年級來講,像離島或者一些偏鄉地區通常他們(學生)自己去聯絡就好了,如果像是社團,或者是海外,都是我們要先飛過去看一看、談清楚。』

台灣民間組織投入國際人道救援活動不遺餘力,結合莘莘學子的腦力和創意,更加有效地、實質提升難民學童的電腦能力,除了物質幫助以外,技能訓練更能幫助難民改善自己的生活。只是志工服務需要大量資源,除了政府之外,更需要各界的支持與付出。